本文概要
1、大纲:了解古代科学家的故事
2、时间跨度:春秋以后
3、重要名词:科学家
4、重要人物:见下文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人民的创造力极大地发挥出来,科技水平迅速提高,各行各业涌现出一大批科学家,创造出杰出的科技成果,如:
两弹一星元勋钱三强、邓稼先等多位国宝级科学家、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孙家栋等。
他们承上启下,继往开来,在前人的基础上通过自己不断的研究取得新成就,这些前人既有外国科学家,也有中国古代科学家。
由中宣部组织,教育部、科技部联合推出的《中国古代100位科学家的故事》,分门别类、具体生动地记录了古代科学家的成长过程和所做的贡献。本文从书中所列的九类科技人才中各取其一位代表,介绍如下。
展开剩余86%一、百科全书型
墨子
,是春秋末期战国初期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又是木工匠师、机械制造专家,可谓博学多才,他的墨家学说在战国时期称为显学,在社会上流传了很长时间。
墨子最著名的事迹要数止楚攻宋了,他不顾自身安危千里迢迢赶到楚国,当面锣对面鼓地与当时一流的攻城器械制造专家公输般进行了一番攻防模拟较量,使对手失去了技术优势,感到无机可乘,从而阻止了一场战争。
众所周知的小孔成像光学实验,也是从墨子开始的,公认比古希腊都早。
二、天文学
甘德(齐国)、石申(魏国)
大约生活在战国初期,他们身处两地,却不约而同地做了同一件事情,对天空中的恒星、行星做了长期细致的跟踪观测和记录;更让人吃惊的是,两个人都采用了类似今天使用的坐标系,把观测到的恒星位置标注上去,并写成相应的著作,后人把他们二人的著作合并在一起,称为《甘石星经》。
甘德还观测到了木星的一颗卫星,要比伽利略使用望远镜早2000年。甘德石申二人还对某些行星的运行周期进行了定量的测算,并解释了日食月食的原理,大大推动了古代天文学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破除了人们当时崇拜占星术的迷信。
三、数学
提起古代数学家,人们最熟悉的莫过于祖冲之,可是魏晋时期的数学家
刘徽
却要更早上约200年。
《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奠基性质的数学著作,它由很多人历年增补而成,论题抽象、论述精炼,但存在缺少数学定义、演算过于简单等问题,学习者如同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刘徽在总结前人和同代人研究《九章算术》的基础上,加上自己的独特理解,并修正了其中的一些错误,写成了著名的《九章算术注》,流传于后世。
刘徽创造性地使用“割圆术”,运用极限思想证明了圆面积公式、直角四棱锥体积公式,更反推出圆周率π=3927/1250,即3.1416,称为“徽率”,已经极为精确了。
四、农学
民以食为天,古代农业社会以农业为第一要务,在农业方面有大贡献的农学家自然很多。汉代的
氾胜之
首屈一指。
氾胜之年轻时被任命到关中平原管理农业种植。古代农民最怕遇到灾年,再就是为亩产量低而头疼,老百姓年年辛苦却难有余粮。氾胜之推广在秋收小米收获后再种植小麦,秋种夏收,获得丰收,大大缓解了夏初的季节性粮食短缺问题。
《氾胜之书》是我国最早的农学著作,记载了许多种农作物的栽培方法。其中培育葫芦的方法是关于嫁接技术的最早记载。
五、医药学
人们从《扁鹊见蔡桓公》一文中知道了
名医扁鹊
的名字,他最早运用望闻问切的诊断方法来判断疾病。神奇预测晋国赵简子,起死回生救活虢国太子等故事都反应了他高明的医术。
扁鹊四见蔡桓公,一方面告诫人们不能讳疾忌医,同时也提醒人们防病于未病的道理。
今天的许多中医基础理论都与汉代医书《难经》有关系,据说这本书就是扁鹊的弟子们整理而成的。
六、地理学
汉代探险家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创了丝绸之路,他凭个人记忆力描绘了西域丰富的地理环境。但是把地图学上升到理论程度,提出完备的“制图六体”,则是三国时期的
裴秀
。
裴秀担任司空时,注意收集地图资料进行研究,完成了《禹贡地域图》18篇,这是我国文字记载的最早的地图集。
在制图过程中,裴秀提出了“制图六体”,即比例尺、方位、里程、高下、方斜、迂直六个方面,运用六体制图,关于山川河流、建筑、道路的制图准确度大大提高,后世的制图原则也都是照此执行的。
七、博物学
我国人民很早就开山取矿,炼铜冶铁,可是关于矿物岩石方面的专门著作,却是宋朝的
杜绾
首先完成的,他写的《云林石谱》是我国第一部最完整、最丰富的石谱记载著作。
书中记载了全国有代表性的矿物岩石,叙述其产地、开采方法,石头的形状、颜色、硬度、纹理、光泽、透明度等,还记载了鱼化石的成因。关于化石是古生物遗体演变而成的观点,欧洲要到十七世纪才有人提出同样的理论。
八、物理学、化学
伴随着我国东汉时期道教的产生,出现了许多位炼丹家。
狐刚子
就是其中一位,著述有《五金粉图诀》,可惜不存;在后世道家方士心中,他是炼丹祖师之一。
道家炼丹是为了追求长生不老,伴随着炼丹产生了早期的矿物学研究、金属冶炼术和化学实验。炼丹家狐刚子对金银等金属的物理化学性状,地质分布,探寻开采都做了深入的研究,著有相关记述,反映了古代在金银矿物学和冶金学方面达到的最高成就。
狐刚子不但对金矿石冶炼很有研究,而且他还有独门绝技被后世奉为经典,即金银分离制粉法。
九、技术类
春秋末期的
鲁班(公输般)
是土木工匠的祖师,还是技艺高超的大发明家。传说老百姓磨面用的石磨就是他由“杵臼”改进而来的。
木工师傅们用的手工工具,如钻、凿、锯子、刨子、铲子、曲尺,划线用的墨斗,据说都是鲁班发明的。而每一件工具的发明,都是鲁班在生产实践中得到启发,经过反复研究、试验、改进而来的。
虽然鲁班时代的手工技艺没有专门的文字记载下来,但是关于他的俗语:有眼不识泰山、班门弄斧等却尽人皆知。今天河南还有一座鲁班桥,据说就是他修的。
更多文章,请持续关注公众号“云竹文斋”!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分享是一种美德,让更多需要的人看到!
发布于:天津市